黑茶农业网 —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!

鸵鸟细菌性肠道炎传染病

来源:互联网时间:2023-09-05 15:47:44标签: 鸵鸟 鸵鸟生活习性 当前位置:黑茶农业网 > 特种养殖 > 手机阅读

鸵鸟--农村创业网

消化道是细菌感染最普遍的部位,群体中一旦有一只发病,其他同群鸟就很容易感染。因为鸵鸟有啄食粪便的嗜癖,小鸟比大鸟明显,所以4月龄以下雏鸟比大鸟肠道病感染率高。

病原与症状

正常鸵鸟的消化道有大量的微生物,甚至存在一定致病菌,但由于建立了正常的菌丛,鸵鸟一般不会发病;当某种因素影响(如应激、食入更多致病菌)时,使原来正常菌丛受破坏,便会引起鸵鸟的细菌性肠道病。引起肠道病常见的细菌有:埃希氏大肠杆菌、沙门氏杆菌属、克霉白杆菌属,梭状芽胞杆菌属、假单胞菌属、变形杆菌属和弯曲杆菌。

在鸵鸟分离出来的沙门氏杆菌,可能与肠道感染最有关系。病者会长时间携带此菌,并零星排菌,特别是鸵鸟在产蛋季节,在应激的情况下,排菌更为明显,常常在种蛋表面带菌,污染的种蛋孵化后又传给雏鸟,形成垂直传播。带菌雏鸟粪便被同群雏鸟食进后,又形成水平传播。沙门氏菌病表现为水样粪便,偶然带血,患鸟迅速消瘦,食欲不振,最后废食,离群呆立。如得不到及时治疗,则患鸟脱水,最后体温下降而死亡。梭状芽胞杆菌会感染2周龄或更大鸵鸟,引起坏死性肠炎。鸵鸟对该病比较敏感,这可能与鸵鸟喜食大量异物,特别是含菌土壤有关。这种异物在肠内蠕动缓慢,有利于在肠内厌氧环境中过量生长而发病。

空肠弯曲杆菌常在鸵鸟粪便中发现,病鸟表现为脑炎,伴有干硬如球状粪便,尿浓缩,肝损害等全身症状。本病可感染大至4月龄的鸵鸟,小鸟感染5d内死亡,病程长的后期普遍病变为肝脏病灶性坏死,腹水,心包积水,肾肿大。死亡率达40%以上。

治疗

对肠道病治疗,要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。脱水时及时补液,如氯化钾1.5g、碳酸氢钠2.5g、氯化钠3.5g、葡萄糖20g、加水1000ml,口服补液;亦可用等渗糖盐水静脉注射补液,以后者效果最佳。对患鸟注意保温,减少应激。病因治疗最好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抗菌素。如沙门氏菌选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,每千克体重5mg,一日3次,或氨苄青霉素,每kg体重15~20mg,一日2次。梭状芽胞杆菌选用氨苄青霉素,每100l饮水中加入10~20g,或选用杆菌肽锌,每100l饮水中加入40g,连饮5d效果都较满意。对弯曲杆菌可选用红霉素、呋喃妥因、氧喹啉等,呋喃妥因用0.025%饮水,对较大鸟肌肉注射恩诺沙星,每千克体重30mg可收到一定疗效。也可用血清注射,提高小鸟的抵抗力。

预防

保持场地卫生,对引进鸟进行检疫,病鸟及时隔离。有人认为,使用健康鸟粪喂小鸟,以建立正常消化道菌丛,这是一种错误做法,因为虽然选择的是外观健康的鸟粪,但未经详细检验,很可能内有寄生虫卵或其他致病菌和病毒,食后会使小鸟发病;此外,即使用优良菌群粪便,但由于上消化道胃酸的作用,会使菌群明显减少。目前推荐最安全有效的办法是对7日龄~10日龄小鸟投服促生素,这些产品可促进微生物繁殖,有助于正常消化道菌丛的建立。

上一篇鸵鸟养殖真菌病的防治方法

下一篇鸵鸟细菌性全身感染

特种养殖本月排行